极目新闻通讯员 吴欢莉
清晨5点,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凤凰村的薄雾中,刘员星家的灯已亮起。听到养母皮素珍发出的轻哼声,她立刻起身,熟练帮老人调整姿势、更换护理垫,再端来温水擦洗、按摩,动作轻缓又耐心。
在凤凰村,刘员星的名字与“孝”字紧密相连,只要提起她,乡邻们无不称赞。四十余年如一日,她悉心照料病卧在床的养母,用超越血缘的爱心、孝心与责任心,为八旬养母托起安宁晚年,书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间赞歌。
刘员星与养母的缘分始于1964年,出生仅2个多月的她被抱养到皮素珍家,成为这户农家的掌上明珠。然而幸福的日子仅过了4年,1968年,皮素珍因坐骨神经疾病导致全身瘫痪,年仅4岁的刘员星便跟着奶奶学喂饭、翻身。1978年奶奶去世后,14岁的她成了养母唯一的依靠,每天放学后,她总是飞奔回家料理家务,常常忙到深夜才能趴在床边写作业。为方便照料养母,成婚后的刘员星特意把小家安在同村,随后便将养母接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。
瘫痪四十余年的皮素珍,仅头部能轻微摆动,生活完全无法自理。护理难度极大,但在刘员星的精心护理下,养母常年卧床却从未长过褥疮。她的诀窍只有两个字:“勤快”。冬天用温水、夏天用凉水,每天至少为养母擦洗2次,从未间断;她特制了包裹布料的海绵垫,既防压又防脏,还方便拆洗;只要养母皮肤稍有异样,她便立刻擦药护理。正因为如此,养母的卧室始终洁净无异味。
刘员星为养母整理床铺
每天清晨,刘员星都会和丈夫唐金舟一起为养母洗脸、按摩,精心准备易消化的餐食。“只要她想吃,稀饭、面条、豆腐脑、瘦肉汤,随时给她做。”夫妻俩从未在老人面前红过脸、发过脾气,养母稍有不适便立刻请村医上门。为能随时照料,他们极少同时外出,即便走亲戚也必定当天返回。
“别说是养女,就是亲生女儿,又有几人能做到?整个汀祖镇都难找到这样的好养女了。”村民的赞誉背后,是刘员星数十年来对命运的不屈抗争。长年累月的辛劳,像无声的凿刀在她眼角刻下深深细纹,又将缕缕白发悄悄织入鬓角。有人问她是否觉得辛苦、委屈,她总是笑着说:“白天洗两三遍,夜里起两三遍,哪能不辛苦?但她是我的娘,我怎能不管?无论如何,我和老伴会一起把她养老送终。”这是她对养母的郑重承诺,更是对自己的坚定要求。
刘员星不仅孝亲,更热心快肠。除了对养母尽心尽孝,她对村里的公益事业也格外上心。无论是整治当家塘、清扫房前屋后,还是参与湾里的自来水管改造,她和丈夫总是积极参与、带头出力。村民家中有事求助,她从不推辞,尤其乐于帮助照顾生病的老人。自家地里的蔬菜吃不完,她总会分些给左邻右舍。“她心肠特别好。”这是村民们对她的一致评价。
刘员星帮忙照料邻居谢婆婆
凭借超越血缘的大爱、面对逆境的坚韧与无私奉献的精神,刘员星赢得广泛赞誉,被评为2024年第四季度“鄂州好人”。她四十余载的坚守,正是对孝道与人间真情最深刻的诠释。
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